Asset Publisher
关于贯彻《四川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试行)》的实施意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四川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试行)》,实现省委提出的5年内使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的目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试行)》的规定和要求,院党委、行政每学年至少召开2次以上专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建设的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任务、机构、编制、经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等纳入学院总体规划并有相应措施,学院确定由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副书记 和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务科研处负责具体负责课程落实和教学管理,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教学。
(二)学院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听课和讲课制度,参与教研活动,参与教研活动。学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学年听课或讲课不少于8学时;要坚持每年给大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或作形势报告。
(三)学院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下设教研组,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导班子和行政编制齐全。
(四)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学科建设,积极创建院级以上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建设,并有相应配套措施予以落实。
(五)学院教务科研、人事、组织、宣传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落实有关课程内容、教学安排、学时学分、物资保证和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
二、认真抓好教学工作
(一)学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数,并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大专生开设2门必修课,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占3个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占4个学分,共开设112-126学时。同时,开设1门与主干课程配套的选修课《职业思想》,条件成熟后再开设相关选修课。五年一贯制学生开设4门必修课:《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品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共开4学期,每学期2学时。三年制中专开设2门必修课: 《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共开2学期,每学期2学时。
(二)按照教育部要求使用统编教材,并按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点组织教学。
(三)形势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按1个学分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授课任务由学院领导、专家、思课课教师或外聘专家承担。
(四)教学班员额适度,一般按中、小班组织教学,大班不超过120人。
(五)加强课堂教学,积极采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加强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考察)、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专业课实习等有机结合,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六)加强题库建设,严格执行教考分离的统一考试制度。
三、重视科研工作
(一)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不得少于4次。
(二)组织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教学观摩和相互评教活动;每学年都有1项院级以上教改项目和科研立项;科研、教改经费到位。
(三)积极组织开展“六个一”(一门精品课程、一堂精彩讲课、一种先进教学法、一名教书育人先进、一个先进教研室、一个优秀课件)评选活动。力争在五年内把两门必修课先后建成院级以上精品课程。
(四)加强适合高职院学生特点的考核方式的研究,探讨执行教考分离的统一考试制度。
(五)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一切相关教学教育科研的活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专题网站,积极改进我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六)协助建设学院思想教育阵地。实现社会、学院、理论三结合,增强实效性。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按教育部有关规定配备专任教师。任课教师坚信马克思主义,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比较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新任(及40岁以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学历。
(二)兼职教师、外聘教师、转行任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支部书记、辅导员兼思政课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由相关部门组织有政治理论教研室参加的考察组考察,并报学院审批。否则不予排课。鼓励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工作,以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学院要制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措施落实;培训渠道畅通,坚持岗前培训、课程开设前全员培训与骨干教师研修相结合。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有计划地安排在职进修和攻读学位。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按梯队进行建设,老中青相结合。同时实行优胜劣汰机制,更有利于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津贴等纳入学院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略高于全院教师平均水平。
四、条件保障
(一)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投入。按全校在校生每年生均10-20元的标准划拨课程建设经费,并争取逐年有所增加。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教研、教师培训、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料购买等。
(二)提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用的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有计算机、打印机、直拨电话等。教学设施齐全,有能够满足思政教学需要的投影仪、电视、录像、录音设备及教学挂图、影视资料等。
(三)提供保证教学、科研顺利实施的图书报刊等资料,订阅国内30种以上主要思政、德育及相关哲社期刊和主要大报,并有较高的利用率。思政教研室不少于4种刊报。
二00八年三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