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 Publisher
河南女护士 达州“买父母敬孝”惊天地
编者按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当记者告诉杨宁要在护士节这天向全社会推出她的事迹时,杨宁一再表示没有必要,称自己只是做了件很普通的事。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像杨宁这样“买父母敬孝”的大学生实在是太少了。在她故事的背后,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应该是深思……
一场惨烈的车祸,不仅严重毁坏了他的身体,还带走了他爱女年仅19岁的生命。噩耗传来,他痛不欲生。
一位美丽的护士,在他悲痛欲绝的时候,一声“爸爸”,不但让他从绝望中获得了重生,也让那沉重的父爱得到了延续。
这是开江县宝泉塔下一个广为流传的现代“买父母敬孝”故事。一位年轻的贫困大学生、医院实习护士为了救赎一个因痛失爱女而濒临远逝的灵魂,毅然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接替她亡女尽孝的责任。人们在深深震撼的同时,也将这段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在巴山蜀水间竞相传颂……
车祸,女亡己残痛何以堪?
5月8日,大雨滂沱。
车窗外的景物渐次后退,远处朦胧的群山在雾霭中若隐若现。疾驰在泥泞的公路上,只为随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年轻的实习护士杨宁一起,前往开江县普安镇宝塔村探望她那去年夏天因车祸残疾的义父。
在成为她义父之前,那位今年55岁名叫李元华的老人仅仅是她护理的一位病人。
杨宁告诉记者,从去年11月义父出院后,都已记不得这是第几次前往他家探望了。杨宁说,她要尽一个女儿应该尽的孝道。
几经颠簸,记者终于辗转来到位于开江县著名的宝泉塔附近李元华的家。见到干女儿的到来,李元华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迎了出来,杨宁也快乐地跑上前去给了父亲一个拥抱。
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李元华的面容凝固了。往事又爬上了李元华记忆的额头,事情还得从去年夏天说起。
父爱如山。李元华数年来含辛茹苦,只为将女儿培养成材。由于当地的教育条件有限,他干脆将女儿送到了数十公里之外的达州市上学。
去年6月8日,成绩优异的女儿李江兰终于结束了十年寒窗。高考最后一科考完后,李元华高兴地接爱女回家——为了冲刺高考,女儿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过家了。
由于李江兰离校所携带的东西较多,李元华没有和女儿去长途客运站,而是直接坐上了一辆出租车。
天色,很快就在父女俩的谈笑中暗淡下来,阴霾的天幕中迅速地飘满了大片的浓云惨雾。沉浸在喜悦中的父女俩此时并不知道,一个空前的劫难即将降临在他们身上。
当车行至达县亭子镇路段时,出租车驾驶员突然发现一辆大货车正在朦胧的夜色中朝自己迎面驶来,由于当时车速太快,驾驶员还来不及反应,事故发生了……李元华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陷入了重度昏迷。
车祸发生后,一位路过此处的法官拨打了110。随后,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车紧急驰援现场,将所有伤者送回医院抢救。
由于伤势太重,成绩优异的高三应届毕业生李江兰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治身亡。而李元华,则经过全力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在昏迷了九天九夜之后,李元华终于苏醒了过来。
人,是苏醒了过来。但是车祸却造成了他全身多处伤残。因为过度撞击,他的右耳完全失聪;右手右脚全部骨折,下颚严重骨折,并且神志不清。半个月后,在医院的全力救治下,他才渐渐地恢复了神志。突然间遭遇如此家庭变故,李元华的妻子唐书容本是成天以泪洗面,但为了丈夫的身体,怕他再禁受不住失去爱女的打击,隐瞒了女儿离世的消息。
然而,一次偶然,李元华在无意间发现家人偷偷藏在病床被褥下的一叠票单。起初他以为是自己的病历,当他打开一看,几乎当场昏厥过去。
——那是他宝贝女儿的火化和验尸报告单。
女儿,在失去与获得中延续
在得知女儿身亡的消息后,李元华悲痛欲绝。女儿生前的一颦一笑整日在他的脑子里晃动;女儿的乖巧和优秀填满了他的记忆。
为了将女儿培养成材,他付出了许多艰辛,可是现在这一切都随着女儿的离去而付之东流。精神遭到重大打击的李元华痛不欲生,悲伤过度的他常常想反正自己都已经残了,就干脆随女儿一起去了吧……
李元华的遭遇,被医院护理他的21岁实习护士杨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这位来自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班的姑娘心头一紧,扑在李元华的病床前,劝慰道:李叔,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要过于悲伤,如果你不嫌弃,今后就让我来做你女儿吧!
从那以后,美丽善良的白衣天使杨宁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有空就和李元华夫妇谈心,开导他们,稍有闲暇,便和义母一道用轮椅将李元华推到城区的中心广场、滨河游园等地散心。因为李元华平时躺在病床上活动少,杨宁就给他按摩,并从自己有限的生活费中节省下钱来给义父买营养品。早上,杨宁会准时来到病床前为义父洗脸,晚上为他洗脚。义父的衣服床单脏了,杨宁主动给他脱下换洗干净。
家里给杨宁寄来了特产、补品,她也舍不得吃,而是全部拿给义父补身体,帮助他尽早康复。天气转凉后,杨宁又用自己的生活费给义父买来毛衣和外套;偶然得知李元华平时喜欢读报,杨宁便会在每天上班前将一份达州晚报送到义父的病床前……在那段日子里,杨宁给予了李元华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
住院一段时间后,当听义母说起家里经济陷入了困境之后,杨宁二话不说,立即将学校发给自己的1000元助学金交到了义母的手中。
在杨宁的悉心护理下,李元华恢复得很快。女儿江兰“走”后,因为杨宁,李元华又重新有了精神支柱。
眼看李元华夫妇慢慢走出了亡女之痛的阴影,可是9月,一个从北京打来的特殊电话,又重新唤醒了他们对女儿的所有记忆——这是一个询问李江兰为何没有到学校报到的电话,这个电话,再次打开了李元华夫妇内心悲痛的闸门。直到这时,他们方才知道,原来自己那优秀的女儿早已被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录取了。
由于李元华夫妇均在医院,至使李江兰的骨灰一直寄放在殡仪馆。2007年国庆节,身体刚刚有所恢复的李元华决定,将女儿的骨灰领回家入土为安。当天,李元华夫妇带着女儿“回家”了,而怀抱骨灰盒的正是他们的干女儿杨宁。
回到家里,打开房门后,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封醒目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当大家看到通知书上“李江兰”三个字时,一家人难掩内心的悲伤,不禁恸哭失声。
李江兰的葬礼举行得简单而又隆重,面对着一位如此优秀的花季少女早逝,乡亲们无不伤心落泪。下葬时,李元华、杨宁父女更是抱头哭成一团。
杨宁一边为义父义母擦泪水,一边宽慰他们说:妹妹已经走了,爸爸妈妈你们就别再难过了,以后就让女儿我来好好孝顺二老吧!
爸爸,下辈子我还做你女儿
2007年11月,李元华正式从市第二人民医院出院。
出院后,杨宁护送他回到了开江老家,并三天两头打电话询问义父身体康复情况。只要自己不值班,她就会抽空前往开江探望义父义母,为他们分担些家务。做饭、洗衣服、打扫屋子……杨宁将家里打整得井井有条,尽心尽力地尽着女儿的职责。遇到农忙时,她也会随着干妈一起下地干活。冬天,井水冰凉而刺骨,她不顾父亲阻拦,在水中洗菜洗衣服,双手冻得通红。周围的街坊邻居看见,无不交口称赞。杨宁“买父母敬孝”的故事,也由此开始在宝塔村传播开来,如今她所到之处,都会有乡亲热情地给她打招呼,嘘寒问暖。
2008年春节,为了不让义父义母重新陷入失去女儿的悲伤与失落中,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女儿就在自己身边,杨宁第一次没有回河南老家陪自己的父母过年,而是来到开江,留在了义父义母身边,代替亡故的妹妹为二老尽孝,陪他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杨宁告诉记者,由于以前她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弟弟还体弱多病,当初自己差点没上得了学,是社会上一些好心人士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帮了她。人,应该学会感恩,现在她所做的,只不过是对社会的一点爱心回馈而已。
宝泉塔下。李江兰墓前。杨宁将一大束百合置于坟头:妹妹,我和爸爸又来看你了。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将爸爸妈妈照顾好的,以后我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李元华轻轻地擦去了墓碑上的尘土:“江兰,你好好安息吧!虽然我失去了一个优秀的乖女儿,但我现在又得到了一个同样优秀的乖女儿。”杨宁眼里闪着泪花,转过身来,说,“爸爸,下辈子我还做你女儿。”父女俩在坟头相拥而泣。